东风第一枝 己亥人日社集四印斋,赋得人日题诗寄草堂

句占花先,春归雁后,消凝岁事如许。绝怜开宝诗人,感时几萦别绪。

多情梅柳,似解惜、城南幽旅。忆彩笺、迸泪题残,顿触乱愁千缕。

醉醒里、盛年暗度,歌哭外、旧游何处。已拚书剑飘零,老怀倦裁秀句。

天閒一我,更愧尔、高三十五。只小窗、慵梦桥西,约略岁朝吟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到来时的复杂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诗的开头提到,花开得早,雁却还没回来,这让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他怀念唐代的诗人,因为他们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时光的感慨和离别的情思。接着,诗人提到梅花和柳树,它们似乎也在同情他,理解他在这座城南的孤独感。

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彩笺上题诗的情景,那时的泪水与笔下的文字交织在一起,勾起了他内心的无数愁绪。他感叹自己的青春年华在酒醉与清醒之间悄然流逝,而曾经的欢乐与悲伤如今也不知去向。

诗人承认自己已经过上了漂泊的生活,书剑(象征文人的追求)也随着岁月飘零。他对未来的期望变得模糊,甚至有些倦怠,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激情地创作。他觉得自己与高适(唐代诗人高三十五)相比,显得更加渺小和惭愧。

最后,诗人坐在小窗前,懒散地回忆着过去在桥西的时光,那些关于新年的吟诗作对的记忆,如今也变得模糊不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回忆过去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诗人的情感复杂而深沉,既有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倦怠。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