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大禹在涂山召开诸侯大会的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权威与惩戒的深刻寓意。
前两句描绘大禹称王时的盛况:涂山的御座一摆开,各地诸侯带着珍宝争先恐后来朝拜,"走如雷"三个字生动表现出人群蜂拥而至的浩大声势,就像打雷一样轰隆作响。这里展现的是大禹建立王朝的威严场面。
后两句突然转向反面案例:有个叫防风的诸侯姗姗来迟,诗中说他"专车骨"(坐着豪华马车)摆架子,结果被大禹当场处决。最后一句用反问语气点明主旨:明明知道是重要日子,为什么偏要最后一个到?暗讽那些不守规矩、藐视权威的人终将自食恶果。
全诗最妙的是用防风之死这个血腥案例,给前文盛大的朝拜场面做了警示注脚——表面写诸侯来朝的壮观,实则告诫世人:再风光的权力仪式背后,都藏着不容挑战的规则。就像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会议绝不能迟到,否则后果严重,古今道理其实是相通的。
胡曾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