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悼

平生自奉如寒畯,环堵图书意洒然。
钳网有机成锻炼,兰膏何罪致熏煎。
交游语及犹馀痛,文采端难尽此贤。
女谒祸源今大白,湛冤昭雪岂无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正直文人含冤而死后,朋友为他写的悼念之作。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刻画了一位清廉自守却惨遭迫害的贤士形象。

前四句用"寒畯"(贫寒读书人)形容逝者生前的清贫生活,他住在简陋的屋子里,却因有书籍相伴而怡然自得。但这样与世无争的人,却像落入捕鸟的机关般遭受迫害,就像无辜的灯油(兰膏)被焚烧一样冤枉。

后四句写朋友们的悲痛。每当谈起这位逝者,大家仍感痛心。他的文采和人品,根本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最后两句点明冤情:现在终于查明,这起冤案是源于后宫干政(女谒),相信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沉冤得雪。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两种强烈对比:一是逝者生前的淡泊与遭遇的残酷形成反差;二是朋友们真挚的怀念与官场黑暗的现实形成对照。诗人没有直接控诉,但通过"何罪""熏煎""湛冤"等词,暗含了对黑暗政治的愤怒,最后又用"岂无年"表达对正义终将到来的信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