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东道友

野亭歌罢指西秦,避俗争名兴各新。碧带黄麻呈缥缈,
短竿长线弄因循。夜潮分卷三江月,晓骑齐驱九陌尘。
可惜人间好声势,片帆羸马不相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隐士形象,同时暗含对名利社会的讽刺。

开头两句写诗人在野外亭子高歌后指向西方(西秦代指长安,象征名利场),点出世人为了躲避庸俗、争夺名利而各自忙碌的可笑状态。"避俗争名"这个矛盾搭配巧妙揭示了人们既想清高又放不下名利的虚伪。

中间四句用鲜明的画面对比: - "碧带黄麻"(官服)看似高贵却虚无缥缈,"短竿长线"(渔具)看似简陋却自在逍遥,形成强烈反差。 - 夜间潮水倒映着破碎的月光,清晨马蹄扬起京城尘土,用昼夜交替的场景暗示名利场的虚妄转瞬即逝。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感叹人间那些看似风光的排场("好声势")其实毫无意义,自己宁愿像片帆瘦马般独来独往,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羸马"(瘦马)这个意象特别生动,代表着诗人宁可清贫也要保持精神独立的态度。

全诗通过自然意象(野亭、碧带、潮水、月光)与世俗意象(黄麻、九陌尘、声势)的对比,用通俗的画面语言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真正的自由不在于外在风光,而在于内心的超脱。诗中"弄因循"(顺应自然)、"不相亲"(不迎合)等表述,至今仍能引发现代人对生活方式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