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箩金 残菊

绝似佳人支病骨。又似寒儒,憔悴鹑衣结。晓怕浓霜眠怕月。

重阳以后伤离别。

芦帘纸阁尘清绝。占断秋光,也算花豪杰。未脱尘根终有劫。

为花懊恼多时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用菊花来比喻两种人:病弱的美人和穷困的书生,写得非常生动。

上片写菊花凋零的样子: 1. 开头把残菊比作生病的美人站不稳,又像穷书生穿着破衣服,一下子让人看到菊花枯萎的可怜模样。 2. "怕霜""怕月"用拟人手法,说菊花白天怕霜打,晚上怕月照,其实是在写它快要凋谢的脆弱状态。 3. 最后点明时间背景:重阳节后菊花开始凋零,就像人要经历离别之苦。

下片写菊花的品格: 1. 虽然住在简陋的芦帘纸阁里,却独占秋光,称得上是花中豪杰——这是赞美菊花在艰苦环境中的顽强。 2. 但笔锋一转,说它终究逃不过凋零的命运,就像人逃不过劫难,所以为它感到惋惜。

全词妙在: - 用"病美人"和"穷书生"两个接地气的比喻,让抽象的"残菊"变得具体可感 - 明明写花,其实是在写人,道出人生中"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无奈 - 语言直白但意境深远,比如"占断秋光"四个字就写出菊花在秋天独一无二的地位

最打动人心的,是词人对残菊那种又怜惜又敬佩的复杂感情,就像我们心疼身边那些处境艰难却依然坚强的人一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