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忆王孙》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图景,情感含蓄而悠远。
开篇“黄芦红蓼白蘋洲”用三种植物点明季节和地点:枯黄的芦苇、红艳的蓼花、白色的蘋草铺满沙洲,色彩对比鲜明,画面感极强。接着“一水东西南北流”用夸张手法写水流方向不定,暗喻人生漂泊无常,也为下文的情感铺垫。
“旧日秋娘尚在不”是情感转折点:诗人望着熟悉的景色,突然想起曾经在此相遇的女子(“秋娘”代指),用“尚在不”的疑问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惆怅。最后两句“石桥头。柳外斜阳花外楼”将镜头拉远:石桥依旧,柳树外的夕阳与花丛后的楼阁构成朦胧远景,仿佛旧人身影就藏在这温柔的光影里,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
全诗妙在“藏情于景”——不直接说思念,却通过色彩、水流、斜阳等意象,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时光流逝中那份欲说还休的怀念。就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风景依旧,只是不见了当年人。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