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
早作听晨鼓。征车动、画桥乘月先度。邻鸡唱晓,人家未起,尚扃柴户。沙边寒雁声遥,料不见、当时伴侣。似怎地、满眼愁悲,秋如宋玉难赋。
休论爱合暌离,微官紧缚,期会良苦。封侯万里,金堆北斗,不如归去。欢娱渐入佳趣,算画在、屏帏邃处。仗小词、说与相思,伊还会否。
休论爱合暌离,微官紧缚,期会良苦。封侯万里,金堆北斗,不如归去。欢娱渐入佳趣,算画在、屏帏邃处。仗小词、说与相思,伊还会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清晨赶路的官员,在孤独旅程中的复杂心情。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清晨的孤独画面 开头用一系列清晨意象:晨鼓、未亮的月光、邻居家的鸡鸣、紧闭的柴门、沙洲上的孤雁。这些都在强调"只有自己醒着"的孤独感。特别是大雁的比喻很巧妙——就像离群的雁找不到同伴,此刻的旅人也感到被世界抛弃。
2. 当官不如回家的感慨 中间部分直接吐槽做官的烦恼:官职像绳子捆住人,天天赶期限比牛马还累。就算能封侯拜相、堆金积玉,也比不上回家舒服。这里用"金堆北斗"这个夸张比喻,说钱堆得能碰到北斗星都不稀罕,突出归乡的渴望。
3. 藏在心底的思念 最后笔锋转到私密情感:想到家里温馨的屏风画、和爱人相处的快乐。最动人的是结尾这句"用这首词说想念,你能明白吗",把说不出口的思念托付给诗词,显得含蓄又深情。
全词妙在把三种情绪自然串联:从眼前景(孤独赶路)→ 心中事(厌官思归)→ 心底情(思念爱人)。就像用镜头从远拉近,最后定格在内心最柔软处。宋代很多官员都有这种"想回家却不得不奔波"的矛盾,词人用雁群、绳索、屏风画这些日常事物作比,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