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百咏并序·龟峰铺

山似龟形古戍西,路人到此欲稽疑。
刳肠鑽灼犹难信,顽石何缘解有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形状奇特的山峰,并引发了对自然奇观的思考。

诗人首先描述了一座山,形状像一只乌龟,位于古老的边防哨所西边。路过的行人看到这座奇特的山峰,都会停下来,想要探究它的来历和形成原因。这里,诗人通过“龟形”这一形象比喻,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山峰的独特形状,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自然奇观的好奇心。

接着,诗人用了一个典故来进一步表达自己的疑惑:即使是用刀剖开动物的肠子,或者用火灼烧石头,人们也很难理解这些自然现象是如何形成的。这里,“刳肠鑽灼”指的是古代占卜或探索真相的极端方法,诗人用这个典故来说明,即使是用最极端的手段,人们也无法完全理解大自然的奥秘。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为什么这些没有生命的石头(“顽石”)会呈现出如此奇特的形状?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一座奇特山峰的描写,引发了对自然奇观和生命奥秘的思考。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典故,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不可捉摸,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这种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正是这首诗词的精髓和魅力所在。

阮阅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