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墅草堂歌

先人结庐深山中,布衣蔬食一亩宫。
青山层叠列画障,绿树槎枒映帘栊。
门迎流水蓼花湾,牧唱樵歌竞往还。
琴樽无恙尘嚣静,指点深林莫霭间。
有明末运干戈里,黄巾赤眉纷如蚁。
淮南十家九家空,眼看城郭生荆杞。
先人仓皇走避兵,茅屋倾攲茂草生。
汗莱满目牛羊下,野水争流禽鸟鸣。
五十年来成幻梦,斜阳废墅少人行。
吾先君子长太息,欲将旧宅重经营。
手持钱帛告田父,昔吾先人此环堵。
多年侵夺勿复言,梁燕飞来知故主。
茅茨重剪土重筑,酾酒诸昆共挥麈。
竹苞松茂好相期,莫忘先人庆宁宇。
袛今摇落又西风,一带枫林绕屋红。
明月空传天子诏⑴,岁时瞻仰付村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家族老宅的故事,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家园的变迁,饱含对家族历史的深情回忆。

开头部分像一幅水墨画:祖先在深山里盖了间茅草屋,过着清贫生活。屋外有层层青山像画屏风,绿树枝丫映在窗户上。门前小溪流过开满蓼花的水湾,能听到牧童和樵夫的对唱。这些描写充满了田园诗意,展现了一个与世无争的安乐窝。

中间笔锋一转,讲到明朝末年天下大乱,盗贼蜂起(黄巾赤眉借指起义军),淮南地区十户人家九户空,城池都长满野草。祖先为避战乱仓皇逃走,老屋倒塌荒草丛生,变成了牛羊吃草的地方。五十年过去,这里只剩夕阳下的废墟,几乎没人来了。

最后部分最动人:诗人的父亲时常叹息,想重修老宅。他拿着钱财去找当年占地的农户说:"这是我祖先住过的地方"。没有责备侵占,只说"梁上燕子飞回来还认得旧主人呢"。重修茅屋时,全家一起喝酒聊天,期待新房子能像竹子松树一样茂盛,但不忘祖先留下的福泽。

结尾处画面很美:秋风起时,枫叶把屋子染红。虽然皇帝封赏已成往事(明月空传天子诏),但逢年过节村里老人还会来祭拜。这里暗含家族荣光不再的感慨,但更突出对家园的坚守。

全诗用老宅的兴废串起家族百年沧桑,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听老人讲家史。最打动人心的不是景物描写,而是那种"梁燕归巢"的家族羁绊——无论房子多破败,记忆中的温暖永远在。这种对"根"的眷恋,正是中国人最深厚的情感。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