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丙午)
十分秋意了,独怜媚色,黄菊发幽岩。
长林经岁久,能几霜侵,晚节萎乔杉。
无边杞棘,似此际、去思难芟。
天一涯,伫凄凝怆,渺渺海门帆。
愁衔。
苍山万叠,白浪千重,负少年肝胆。
空怨他、香销烟鬓,酒污尘衫。
明朝去住真何计,怀糈椒、欲问巫咸。
终不降,一天风雨相搀。
长林经岁久,能几霜侵,晚节萎乔杉。
无边杞棘,似此际、去思难芟。
天一涯,伫凄凝怆,渺渺海门帆。
愁衔。
苍山万叠,白浪千重,负少年肝胆。
空怨他、香销烟鬓,酒污尘衫。
明朝去住真何计,怀糈椒、欲问巫咸。
终不降,一天风雨相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面对自然景象,内心充满忧愁和无奈的情感。
首先,诗人用“十分秋意了”点明了时节,已经到了深秋,一切都显得格外萧瑟。接着,他提到“黄菊发幽岩”,黄菊在幽静的岩石间绽放,虽然美丽,却带着一种孤寂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孤寂美的怜惜。
随后,诗人通过“长林经岁久,能几霜侵,晚节萎乔杉”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久经风霜的树林,经过多次霜打后,高大的杉树也显得萎靡不振。这里,诗人借树木的凋零,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接下来,诗人用“无边杞棘,似此际、去思难芟”来比喻自己内心的烦乱和无法摆脱的思绪。杞棘是一种带刺的植物,诗人用它来形容自己心中的困扰,像这些棘刺一样难以清除。
在“天一涯,伫凄凝怆,渺渺海门帆”中,诗人站在天涯,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凄凉和悲伤。海面上,船只渐行渐远,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命运。他提到“苍山万叠,白浪千重”,这些壮丽的自然景象反而加重了他的忧愁。他感叹自己“负少年肝胆”,年轻时满怀壮志,如今却一事无成,只能“空怨他、香销烟鬓,酒污尘衫”,岁月流逝,曾经的梦想化为泡影,只剩下酒后的狼狈。
最后,诗人对未来感到迷茫:“明朝去住真何计,怀糈椒、欲问巫咸。”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甚至想通过祭祀来寻求神明的指引。然而,他最终意识到,无论如何选择,都无法逃避现实的困境:“终不降,一天风雨相搀。”无论风雨如何交加,他都必须面对这一切。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人借景抒情,将自然景象与自己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人在面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时的脆弱与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