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岁避地至玉山,酬韩司马所赠
沧海疾风起,洪波骇恬鳞。已无济川分,甘作乘桴人。
挥手谢秣陵,举帆指瓯闽。安和风尘表,偶与琼瑶亲。
共悲行路难,况逢江南春。故园忽如梦,返复知何辰。
旷野豺虎满,深山兰蕙新。枉君灞陵什,回首徒酸辛。
挥手谢秣陵,举帆指瓯闽。安和风尘表,偶与琼瑶亲。
共悲行路难,况逢江南春。故园忽如梦,返复知何辰。
旷野豺虎满,深山兰蕙新。枉君灞陵什,回首徒酸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动荡年代中的无奈与感慨。诗人以“沧海疾风起,洪波骇恬鳞”开篇,比喻时局如同汹涌的海浪,让人感到不安与恐惧。他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大局,只能选择逃离,像乘船远行的人一样,离开熟悉的秣陵(今南京),前往瓯闽(今福建一带)。
在旅途中,诗人感叹行路艰难,尤其在江南的春天,本该是美好的季节,却让人更加感伤。他忽然觉得故乡像一场梦,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回去。面对旷野中充满危险的豺狼虎豹,深山中的兰花却依然清新芬芳,象征着在乱世中依然有美好与希望存在。
最后,诗人提到朋友韩司马赠予的诗文,虽然感动,但回首过去,心中只有辛酸。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无奈、漂泊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渺茫希望。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真挚的情感,诗人将个人的遭遇与时代的动荡紧密结合,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悲凉与坚韧的生存态度。
独孤及
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