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犀亭

江左勤王事久非,孤亭犹自记然犀。
已无赤帻乘流下,剩有脩蛾入望低。
草绿连山飞锦雉,花红满地绣棠梨。
春风两度追游到,屐齿相寻路不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然犀亭》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当下景色的欣赏。

诗的开头提到“江左勤王事久非”,这里的“江左”指的是江南地区,“勤王事”指的是为朝廷效力的事务。诗人感叹这些往事已经远去,不再存在。接着,“孤亭犹自记然犀”中的“然犀”可能指的是犀牛角,这里象征着过去的辉煌或记忆。虽然时光流逝,但这座孤亭依然保存着那些往事的痕迹。

接下来的两句“已无赤帻乘流下,剩有脩蛾入望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时光的变迁。“赤帻”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官员服饰,象征着昔日的权贵。如今,这些权贵已经不再,只剩下“脩蛾”(即长蛾,可能指飞蛾)在低飞,暗示着平静的自然景象代替了过去的繁华。

“草绿连山飞锦雉,花红满地绣棠梨”这两句描绘了眼前的美景:绿草覆盖着山峦,五彩斑斓的雉鸟在空中飞翔;地上开满了红色的花朵,像绣上了棠梨图案。这些自然景物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最后两句“春风两度追游到,屐齿相寻路不迷”表达了诗人再次来到这里的情景。春风又一次吹来,诗人再次踏上这条熟悉的道路,脚下的木屐(“屐齿”)依然能找到正确的方向。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也隐含了对过去记忆的追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色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清新气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