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氏太母

七十人生少,慈颜近百龄。
正宜乐寿考,岂为掩泉扃。
客吊山灵泣,魂归陇树青。
輀车当祖载,薤露若为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挽李氏太母》是一首悼念逝者的作品,表达了对一位高龄逝者的哀思和敬仰。

首句“七十人生少,慈颜近百龄”直接点明了逝者的年龄——将近百岁。七十岁在古人看来已经算是长寿,但逝者更是活到了近百岁,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诗人称她“慈颜”,表明她生前是一位慈祥和蔼的长者。

“正宜乐寿考,岂为掩泉扃”中的“乐寿考”指的是享受长寿的晚年生活,而“掩泉扃”则是指去世。诗人感叹逝者本应继续享受长寿的福气,却不料突然离世,表达了对逝者去世的惋惜。

“客吊山灵泣,魂归陇树青”描绘了前来吊唁的人们和自然界的哀伤。山灵(山神)仿佛也在为逝者哭泣,而逝者的灵魂则归于青山绿树之中,象征着逝者的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永存于世。

“輀车当祖载,薤露若为听”中的“輀车”是古代出殡时用的灵车,“祖载”则是指送葬的仪式。诗人提到送葬时的场景,仿佛连“薤露”(一种古代挽歌)也在为逝者哀悼。

整首诗词通过对逝者的年龄、品德、去世的惋惜、吊唁的场景以及送葬仪式的描写,表达了对这位高龄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哀思。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庄重而感人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珍贵,以及亲情和友情的深厚。

赵迪

福建惠安人,字景哲,自号白湖小隐。以诗名。有《鸣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