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佳人鬓发

佳人鬓发,几回涂抹共蝉娟。又何止三千。拟待盈盈宝鉴,多少绮罗筵。恨妖蟆怪事,长夜中天。中河影圆。清泪落尊前。舞罢霓裳初服,肯为人妍。□□□□,算惟有、蕊宫天上仙。缑山鹤,亦欲蹁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婆罗门引·佳人鬓发》是一首描绘佳人美丽与哀愁的词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词的精髓和魅力:

1. 佳人的美丽与时光的流转 - 佳人鬓发美轮美奂,词人描述了她多次修饰打扮的情景。这种反复的修饰说明了佳人对自己的美丽充满自信和热爱,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美好的易逝。 - 词中提到的“又何止三千”,可能是指佳人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修饰,她的美丽已经不仅仅是三次两次,而是无数次的修饰。这让读者感到佳人美丽不可比拟,时光的流逝让这份美丽显得更加珍贵。

2. 佳人的哀愁与幻想 - 佳人对着镜子,仿佛希望在镜子中找到更多的美丽,但词中提到了“恨妖蟆怪事,长夜中天”,这里的“妖蟆”可能象征着月亮,而“长夜中天”则是指夜晚的漫长。这句表达了佳人对美丽不再的哀愁,她多么希望能留住这份美丽,但时间却无情地流逝。 - 尽管如此,佳人仍然不放弃,词中写道“清泪落尊前。舞罢霓裳初服,肯为人妍”,即使在泪水中,佳人依然沉醉于舞蹈,追求自己的美,展现了她不屈不挠的精神。

3. 佳人的遐想与追求 - 词的后半部分,“算惟有、蕊宫天上仙”提到了天上仙人的形象,暗示了佳人追求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这种美是人间难以企及的。这种追求,不仅是一种外在的美,更是内在的追求和精神上的追求。 - 最后,“缑山鹤,亦欲蹁跹”,表达了佳人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她想象自己像仙鹤一样,能够自由飞翔,追求心中的那份美好和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佳人的美丽、哀愁和遐想,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它不仅仅是对美丽的赞美,更是对人性中美好追求的深刻描绘。

王奕

王奕(生卒年不详),字伯敬,号斗山,玉山(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王奕《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王奕伯敬谨撰并书”,认为“癸巳为至元三十年(1293),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