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寿孙母龚太君为又学赋

问母为谁,为姜为陶,为尹为班。
念熊丸早岁,孤灯黯黯,绛帷当日,环佩珊珊。
俨是经师,曾传女诫,彤管千秋姓氏看。
今何在,在鹿门深处,介子山间。
高风更许谁攀。
喜偕隐、萧萧绿野闲。
况潘舆长侍,花前篮笋,莱衣长曳,庭际斑斓。
乐且含饴,贫能负米,岂识人生行路难。
尤堪羡,听霞觞捧罢,春鸟间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沁园春 寿孙母龚太君为又学赋》通过赞美孙母龚太君的一生,表达了对她的敬仰和羡慕之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开头几句“问母为谁,为姜为陶,为尹为班”直接点出孙母的身份,提到她像历史上的贤母姜嫄、陶母、尹吉甫的母亲和班昭一样,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智慧。这不仅仅是赞美,更是将她与历史上的伟人相提并论,凸显她在家族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孙母的早年生活,“念熊丸早岁,孤灯黯黯,绛帷当日,环佩珊珊”。这里用“孤灯黯黯”和“环佩珊珊”两个画面,描绘了她年轻时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提升自我的形象。她不仅是一位慈母,还是一位博学的经师,传承了女诫等经典,展现了她作为知识传播者的角色。

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孙母晚年的生活,“今何在,在鹿门深处,介子山间”。她选择了隐居山林,远离尘嚣,过着平静的生活。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她的高洁品格,也让人感受到她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况潘舆长侍,花前篮笋,莱衣长曳,庭际斑斓”这几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了她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她在花前享受天伦之乐,儿孙环绕,生活虽然简朴,却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最后,“乐且含饴,贫能负米,岂识人生行路难”这几句总结了她的一生。她虽然生活清贫,但却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从不觉得人生艰难。这种豁达和坚韧,正是她最令人敬佩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孙母龚太君一生的描绘,展现了她作为贤母、学者和隐士的多重身份,歌颂了她的高尚品德和智慧。诗人通过对她生活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她的深深敬仰,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