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慢 真坐

修真万缘撇。
心地下、功夫要刚烈。
育愚拙。
放四大、自在安闲不惙。
志如铁。
强斩马猿双足折,罢颠劣、都收归寂灭。
八关六腑三宫,总和畅,万神悦。
龟息玄通无间,得澄湛子母,团圆交结。
两情泄。
显阳体、炼就飞行时节。
意冰洁。
造化真空归物外,无为道、圆成还若缺。
放开性月辉辉,贯乾坤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讲的是道家修炼身心的过程,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修行者从入门到开悟的完整路径。

上半部分讲修行的基础阶段: 1. 修行首先要放下所有世俗牵挂(万缘撇),内心要像打铁一样坚定(志如铁)。就像驯服野马要斩断马腿一样,修行者要强行控制自己躁动的念头(马猿代指杂念),让身心归于平静(寂灭)。 2. 当身体各部位(八关六腑三宫)都调和顺畅时,会感到全身舒畅(万神悦),就像武侠小说里说的"打通任督二脉"。

下半部分讲修行的高级境界: 1. 达到龟息状态(呼吸像乌龟一样缓慢)时,体内阴阳能量(子母)会自然交融,就像电路接通后灯泡发光那样产生质变。 2. 修炼到一定境界(显阳体),就能像仙人一样超脱物理限制(飞行时节)。此时心境像冰一样纯净(意冰洁),看透世间万物本质(造化真空),明白真正的道看似圆满其实仍有不足(圆成还若缺)。 3. 最终境界是释放本性光辉(性月辉辉),这种精神力量能贯通天地(贯乾坤彻),类似佛家说的"照见五蕴皆空"。

全词用"驯马-龟息-发光"的递进比喻,把抽象的修行过程具象化。最后"圆满却似缺"的辩证思想很有深意,暗示真正的得道者反而更觉自身不足,这种谦虚态度正是修行真谛。

王吉昌

王吉昌,生平不详,元代人,号超然子,出家学道,有《会真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