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纪道士偶会诸叟

山阴寻道士,映竹羽衣新。侍坐双童子,陪游五老人。
水花松下静,坛草雪中春。见说桃源洞,如今犹避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诗人在山阴寻找道士时,偶然遇到五位老者的情景。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

首先,诗人提到自己在山阴寻找道士,映衬着竹林,道士的羽衣显得格外清新。这不仅描绘了道士的仙风道骨,也暗示了山间环境的清幽。

接着,诗人提到道士身边有两位童子陪伴,五位老者陪同游览。这幅画面让人联想到仙境中的场景,仿佛诗人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然后,诗人描写了水边的花朵在松树下静静开放,祭坛旁的草在雪中依旧生机勃勃。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中所描绘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诗人提到“桃源洞”,并说如今那里依然在躲避秦朝的纷扰。这里的“桃源洞”指的是传说中的桃花源,一个与世无争的理想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神秘的仙境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的景物和人物都充满了象征意义,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