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千门:形容宫殿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内人:宫中宫女。著:同着,犹“有”。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注释
千门:形容宫殿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
内人:宫中歌午艺妓,入宜春院,称“内人”。
著:同着,犹“有”。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赏析
本诗描写 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写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动”震动。形容热闹。“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著词声跳舞。“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正月十五夜灯》描绘了唐代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元宵节是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放灯、赏灯,庆祝新年的延续。
第一句“千门开锁万灯明”,写的是元宵节夜晚,家家户户都打开门锁,点亮了无数的灯,整个城市都被灯火照亮。这里的“千门”并不是指真的有一千扇门,而是形容很多人家都参与其中,灯火通明的景象充满了节日的喜庆。
第二句“正月中旬动帝京”,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而“帝京”指的是当时的首都长安。这句话表达了整个京城都被节日的氛围所感染,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参与庆祝活动。
第三句“三百内人连袖舞”,描述了宫廷中的舞女们手牵手、袖子连在一起,跳起了集体舞。这里的“三百”同样是虚指,形容人数众多,场面宏大,展现了宫廷内外的热闹与欢腾。
最后一句“一时天上著词声”,写的是节日里人们唱歌的声音仿佛传到了天上,形容整个城市都被歌声和欢乐所充满。这里的“词声”指的是歌词或歌曲,表达了人们在这一天尽情欢唱,声音响彻云霄。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灯火、舞蹈和歌声,展现了古代节日的热闹与喜庆。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灯火辉煌、歌舞升平的夜晚,感受到了古代节日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