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吴舍人宅观灯
蛛丝云织细,翠羽水翻妍。
晓暮霞齐落,阴晴月共圆。
歌尘飘宛转,舞袖照连娟。
荷剪千枝火,兰生百和烟。
市星春色乱,堞雾夜光偏。
凤架宁堪对,鳌楼讵可怜。
愿同佳丽地,长醉艳阳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十六夜吴舍人宅观灯》描绘了一场在华宅中观赏灯会的盛景,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篇提到“巧匠滇池出,高人汉阁悬”,这是赞美制作灯笼的工匠们技艺高超,灯笼精美绝伦,仿佛出自能工巧匠之手。接着,“蛛丝云织细,翠羽水翻妍”进一步描绘了灯笼的精致:灯笼上的花纹像蜘蛛丝一样纤细,色彩如翠鸟的羽毛般艳丽,展现出一种轻盈而华美的视觉效果。
“晓暮霞齐落,阴晴月共圆”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形容灯光的变幻多姿:无论早晚,灯光都像霞光一样绚烂;无论阴晴,灯光都如圆月般明亮。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灯会的美轮美奂,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
“歌尘飘宛转,舞袖照连娟”描绘了灯会中的歌舞表演:歌声婉转动听,舞者的衣袖在灯光下翩翩起舞,展现出一种优雅与灵动。这里的“歌尘”和“舞袖”不仅描绘了表演的细节,也传达出灯会的热闹与欢乐。
接下来的“荷剪千枝火,兰生百和烟”继续描绘灯光的美丽:灯笼像荷花一样绽放出千朵火焰,又像兰花一样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种比喻将灯光与自然之美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市星春色乱,堞雾夜光偏”则描绘了灯会中的熙熙攘攘:城市的灯光像繁星一样闪烁,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夜晚的雾气让灯光显得更加朦胧而神秘。这里既描绘了灯会的热闹,也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最后两句“凤架宁堪对,鳌楼讵可怜。愿同佳丽地,长醉艳阳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灯会上的凤形灯架和鳌形楼阁让人目不暇接,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永远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享受幸福与快乐。这里的“长醉艳阳天”不仅是对灯会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灯会的美丽与热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艺术和生活的热爱,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