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馆杂诗 其一
中间万堆阜,起落相雌雄。
当其谽谺处,居人以为宫。
筑基无定向,随势为横纵。
旭日朝在梁,暮日还穿栊。
乃知东家西,不是西家东。
东西本强名,拘墟诮章逢。
人生处大地,下上缘蚁封。
朔方千人帐,南海万斛艟。
其人更相笑,等为缀窠蜂。
宁知九州外,积水浮空濛。
吾居小西沟,众水走其麓。
一雨浩无涯,往往没马腹。
厥土埴而疏,滑汰苦硗埆。
边居出无车,有亦当折轴。
借屋祇二间,置我并两仆。
瓦脊动鳞甲,墙罅下雷瀑。
屋如渔舟小,水气浸衣绿。
斜风卷地来,恍将荡回洑。
飘然江湖心,一叶稳百斛。
晓起白濛濛,方知抱云宿。
此时山头望,见云不见屋。
春江欲入户,快取坡诗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处境的思考。
首先,诗人用“边山莽无极”来形容边塞的山脉,它们像一条长长的彩虹横亘在天地之间,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壮阔感。山中散布着无数的小山丘,它们高低起伏,仿佛在互相较劲。在这些山丘的缝隙中,人们建起了房屋,房屋的布局没有固定的方向,而是根据地形随意搭建。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反映了边塞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接着,诗人通过“旭日朝在梁,暮日还穿栊”来描绘一天的时间变化,太阳从东边升起,照耀着房屋的梁木,傍晚又从西边落下,光线穿过窗户。这种自然现象让诗人意识到,东和西的概念其实是人为划分的,并没有绝对的方向。这引出了诗人对人生处境的思考: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就像蚂蚁在土堆上爬行,虽然看似渺小,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念。
诗人进一步通过“朔方千人帐,南海万斛艟”来对比北方和南方的不同生活场景。北方的人们住在帐篷里,而南方的人们则驾驶着大船在海上航行。这两种生活方式虽然截然不同,但诗人认为它们本质上并没有高低之分,就像蜜蜂在蜂巢中忙碌一样,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生活。
最后,诗人回到自己所居住的“小西沟”,这里地势低洼,雨季时常常被水淹没。房屋简陋,瓦片像鱼鳞一样排列,墙壁上的裂缝中甚至会有瀑布般的水流倾泻而下。诗人将自己居住的小屋比作一艘小船,水气弥漫,仿佛置身于江湖之中。尽管环境艰苦,但诗人依然保持着一种豁达的心态,甚至在清晨醒来时,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人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边塞居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生活场景,传达出一种包容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相结合,既让人感受到边塞的壮美,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