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飞露初霜。冷侵金井,响到银床。懊恨碧梧,不留一叶,月占纱窗。
雁声做尽凄凉。又陡顿、衾寒夜长。曲曲屏山,重重客梦,无限思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深深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开头的“飞露初霜”点明了时间,是初秋的夜晚,露水凝结成霜,给人寒冷的感觉。接着,“冷侵金井,响到银床”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氛围,井水冰凉,连床也似乎被寒气侵袭,发出声响。这里的“金井”和“银床”并不是真的指金银,而是用来形容井和床的华丽,增加了诗词的意境。

接下来,“懊恨碧梧,不留一叶,月占纱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落。碧绿的梧桐树已经掉光了叶子,月光透过纱窗洒进来,仿佛占据了整个房间。这句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和孤独,仿佛连月光都在嘲笑他的寂寞。

“雁声做尽凄凉”写出了大雁的叫声,增添了秋夜的凄凉氛围。大雁南飞,象征着离别和思念,主人公听到雁声,更觉得夜晚寒冷漫长,无法入眠。

最后三句“曲曲屏山,重重客梦,无限思量”点明了主人公的思绪。屏风上的山形图案曲折蜿蜒,象征着主人公心中复杂的情感。他在梦中辗转反侧,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牵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夜的寒冷、主人公的孤寂和思念之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读来让人感同身受。词中没有直接表达强烈的感情,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细节的刻画,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种深藏的忧伤和孤独。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施枢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