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十首录五) 其三 寻梅(乙丑)

恨无佐咏过残年,兴味只应倍索然。
忽有暗香通鼻管,快携藜杖到篱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从平淡到惊喜的情感转变,充满了对梅花的热爱与向往。

开头两句“恨无佐咏过残年,兴味只应倍索然”,诗人感叹自己在这年终岁末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可以吟咏,生活显得平淡无奇,兴致也渐渐消磨殆尽。这里的“残年”指的是岁末,诗人感到有些无聊和失落。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忽有暗香通鼻管,快携藜杖到篱边”却突然带来了转机。诗人忽然闻到了一阵梅花淡淡的香气,这香气让他精神一振,于是赶紧拿起手杖,迫不及待地走到篱笆边去寻找梅花的踪迹。这里的“暗香”指的是梅花特有的幽香,诗人通过嗅觉感受到了梅花的存在,心中顿时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比平淡与惊喜,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梅花不仅是寒冬中的一抹亮色,更是诗人心中美好与希望的象征。诗人从无聊的状态中忽然被梅花的香气唤醒,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向往,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好、保持期待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简洁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写,使得读者能够轻松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体会到他从平淡到惊喜的心路历程。这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