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讲的是一个人修炼心性的过程,用简单的生活场景比喻深刻的哲理。
开头两句"心清步步入玄门,意静霰霰溉本根"就像在说:保持内心清澈,一步步走进智慧的大门;让意念平静下来,像细雨滋润树根一样滋养本心。这里用"浇树根"比喻修养心性的过程,说明修行要循序渐进。
第三句"蓦地听闻没口论"最有趣,意思是突然听到"不用说话的道理"。这就像我们苦思冥想某个问题,突然灵光一现想通了,这种顿悟往往无法用语言描述。
最后两句"性无昏,一点灵光万劫存"是整首词的精华:只要心性不糊涂,保持内心那一点灵明觉悟,这种智慧就能超越时间永远存在。"万劫"是佛教用语,指极长的时间跨度。
全词用细雨、树根、闪光这些日常意象,把抽象的修行过程写得生动可感。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灵光"的比喻——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不灭的智慧之灯,只要用心守护,就能照亮漫长的人生旅程。这种对内心光明的信念,正是这首词最温暖的力量。
马钰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