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先辈自衡岳赴(一作归)复州嘉礼二首 其二

湘南诗客海中行,鹏翅垂云不自矜。
秋水静磨金镜土,夜风寒结玉壶冰。
万重岭峤辞衡岳,千里山陂问竟陵。
醉倚西楼人已远,柳溪无浪月澄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送别好友卢先辈从衡岳出发前往复州参加婚礼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赞美和依依惜别之情。

首联"湘南诗客海中行,鹏翅垂云不自矜"用大鹏展翅的比喻,形容卢先辈才华横溢却谦虚低调。就像大鹏鸟展开遮天蔽日的翅膀却不骄傲自满,暗示友人虽然很有才华,但为人谦逊。

颔联"秋水静磨金镜土,夜风寒结玉壶冰"用两个精巧的比喻:秋天的湖水像打磨过的金镜般平静明亮,夜风寒冷得仿佛要把玉壶里的水结成冰。这里既描写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色,也暗喻友人品格高洁如金镜,性情坚贞似寒冰。

颈联"万重岭峤辞衡岳,千里山陂问竟陵"写友人要翻越万重山岭离开衡岳,跋涉千里山路前往竟陵(复州)。通过"万重"、"千里"这样夸张的数字,突出了旅途的遥远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牵挂。

尾联"醉倚西楼人已远,柳溪无浪月澄澄"写送别后的场景:诗人醉倚西楼目送友人远去,只见月光下的柳溪平静无波。这里用宁静的夜景反衬诗人内心的不舍,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可能波澜起伏。月光澄澈的意象也暗示着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和精巧的比喻,既展现了送别时的场景,又表达了对友人品格才华的赞美和离别时的不舍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不舍,而是通过描写景物来含蓄地表达情感,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