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

一春无计消繁华,坐香傍色餐流霞。
妖桃秾李俱小器,揩目晚看花大家。
素质盈盈美无度,何年谪下瑶台路。
精神飞入银河篇,体态都归洛神赋。
神乐观主容台卿,空花压眼真无情。
吾侪放浪为无事,东风斗酒消春晴。
曾闻二本归天上,几度重瞳转相向。
内园点缀黄金屋,禁苑安排紫丝帐。
朅来此种留人间,托根洞府非尘寰。
随时穷达花不识,天游何必乘青鸾。
万事到头俱琐琐,大观万物皆无我。
半醉题诗谢主人,名花可铸传千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白牡丹》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并通过花隐喻人生哲理。诗的开头写春天繁华,但作者却无心欣赏,直到傍晚才注意到白牡丹的独特美。白牡丹被比作天上的仙女,其姿态和精神如同银河和洛神赋般高雅脱俗。

诗中提到“神乐观主容台卿,空花压眼真无情”,暗示世俗的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接着,作者表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认为人生应放浪形骸,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如春风中饮酒、赏花。

“曾闻二本归天上,几度重瞳转相向”引用传说,暗示牡丹虽美,但也曾经历过天界的变迁,象征世事无常。而“内园点缀黄金屋,禁苑安排紫丝帐”则进一步以宫廷的奢华来对比牡丹的自然美,突出其不染尘世的特质。

后半段,诗人强调牡丹虽在人间,但其根植于洞府,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作者认为,人生的得失荣辱对花来说毫无意义,真正的逍遥自在在于心灵的放飞,而不在于外物的追求。

结尾,诗人以“万事到头俱琐琐,大观万物皆无我”总结全诗,表达了对世俗琐事的超然态度,认为在宇宙的大视角下,个人的得失显得微不足道。最后,作者以半醉的状态题诗,将白牡丹的美与精神传颂千古。

整首诗通过对白牡丹的赞美,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超脱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展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