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雨朦胧的春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天气的感慨和对晴朗天气的期盼。
诗的开头两句,作者突然感受到空气中充满了阴冷、混浊的气息,四周的山河都变得昏暗不清。这给人一种压抑、迷茫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雾气笼罩,失去了往日的清晰和明亮。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描述了窗外的细雨和屋檐上飘浮的云朵。细雨绵密,云朵轻盈,这些细节进一步加深了朦胧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模糊的天地之间。
第五、六两句,作者写到在这种天气里,近在咫尺的人都难以辨认清楚,东西方向的道路也分不清楚。这反映了天气的恶劣程度,也暗喻了人在这种环境中的困惑和无助。
最后两句,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有一阵风吹来,驱散这些阴霾,让世界恢复原来的清明。这不仅是作者对晴朗天气的渴望,也隐含了对生活中困境和迷茫的期待——希望一切都能重新变得清晰、明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阴雨天气带来的迷茫和压抑,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晴朗、清晰生活的向往。它用简单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普遍的情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赵友直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