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 春草
浓连水色,弄嫩晴,苒苒青遍南陌。
别去王孙,愁满天涯,细雨又逢寒食。
销魂最是汀洲路,有翠袖、蘼芜同拾。
记送行、此地曾经古道,尚嘶金勒。
珍重,登楼望远,乱红点缀处,还衬游屐。
斗罢纤纤,小巷人归,但见烟痕狼藉。
馀香不断,斜阳瘦影,几度蝶寻蜂觅。
想昼间、梦绕池塘,好试谢家吟笔。
别去王孙,愁满天涯,细雨又逢寒食。
销魂最是汀洲路,有翠袖、蘼芜同拾。
记送行、此地曾经古道,尚嘶金勒。
珍重,登楼望远,乱红点缀处,还衬游屐。
斗罢纤纤,小巷人归,但见烟痕狼藉。
馀香不断,斜阳瘦影,几度蝶寻蜂觅。
想昼间、梦绕池塘,好试谢家吟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伤感之情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离别的愁绪。
开头部分,“浓连水色,弄嫩晴,苒苒青遍南陌”描述了春天到来时,连绵的水色、嫩绿的阳光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南边的小路上,绿色蔓延开来。接着,作者借用了“别去王孙,愁满天涯”的句子,表达出离别后的忧愁之情,就像是王孙远行,愁绪洒满天涯。
“细雨又逢寒食”中,“寒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常有细雨。细雨飘落,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接下来,“销魂最是汀洲路,有翠袖、蘼芜同拾”描绘了旅途中所见的景象:汀洲小路上,翠绿的衣袖和蘼芜(一种植物)一起被拾起。这“翠袖”和“蘼芜”可能是词人所见的女子或者景物,同时也可能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记送行、此地曾经古道,尚嘶金勒”中,词人回忆起曾经在古道上送别的场景,马儿嘶鸣着,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情感。这部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珍重,登楼望远”中的“珍重”表示珍惜,登楼眺望远处,即登高远望。后面的“乱红点缀处,还衬游屐”描绘了红花点缀着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寻找。
“斗罢纤纤,小巷人归,但见烟痕狼藉”描述了虽有纤纤细雨,但人们回归小巷,只留下一片烟痕狼藉的景象。最后,“馀香不断,斜阳瘦影,几度蝶寻蜂觅”则描绘了余香不绝,斜阳下的瘦影,以及蝴蝶蜜蜂反复寻找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寂寥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想昼间、梦绕池塘,好试谢家吟笔”表达了词人仿佛在梦中环绕着池塘,想要像谢道韫那样挥笔写下美丽的诗句。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融入了离别、思念等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哀愁,并巧妙地结合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态,使得这首词充满了诗意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