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初夏

芙蓉城外是吾家,记得春风笑语哗。池馆当初饶宴咏,园林此后正繁华。

江南远道怜芳草,湘上羁踪感落花。杜宇声声归去好,不堪佳节滞天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乙丑初夏》描绘了作者在初夏时节对家乡的思念和漂泊在外的感伤。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家乡与异乡的境遇,表达出深切的乡愁和人生感慨。

首联"芙蓉城外是吾家,记得春风笑语哗"直接点明家乡所在(芙蓉城,即成都),并回忆过去家乡春风中充满欢声笑语的场景。这里用"笑语哗"三个字生动地表现出记忆中热闹温馨的画面。

颔联"池馆当初饶宴咏,园林此后正繁华"通过对比手法,写过去家乡园林中宴饮吟诗的雅致生活,想象现在家乡应该更加繁华美丽了。一个"饶"字写出往昔生活的富足惬意,"正"字则透露出对家乡现状的猜想。

颈联"江南远道怜芳草,湘上羁踪感落花"转折写现实处境:身在遥远的江南,怜惜着芳草(暗示春天将尽),在湘江畔漂泊,感伤落花(暗示美好事物消逝)。"怜"和"感"字精准传递出作者细腻的哀愁。

尾联"杜宇声声归去好,不堪佳节滞天涯"借杜鹃鸟(杜宇)的啼叫声(传说杜鹃啼声似"不如归去"),表达思归之情。佳节时分却滞留他乡,这种对比更凸显出漂泊的凄凉。"不堪"二字道尽心中苦楚。

全诗艺术特色鲜明:时间上今昔交织,空间上家乡与异乡对照,情感上欢愉与哀伤并存。选取"芙蓉城""春风""池馆""芳草""落花""杜宇"等典型意象,共同营造出浓郁的思乡氛围。语言看似平淡,实则字字含情,尤其尾联借鸟鸣抒怀,余韵悠长,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游子"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普遍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