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山亭夏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山亭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的美好与悠闲。
首句“绿树阴浓夏日长”,直接点明了时间——夏日,且树木茂盛,树荫浓厚,暗示了天气的炎热。同时,“夏日长”也传达了夏日白昼漫长的特点,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描绘了楼台在水中的倒影,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池塘中的倒影与周围的绿树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通过“水精帘”这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微风吹动时,帘子轻轻摇曳的情景。微风带来了凉爽,也打破了之前的宁静,增添了一丝动感。
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则通过嗅觉描写,将蔷薇的香气弥漫整个院子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蔷薇的香气不仅让人感受到夏日的芬芳,也让人联想到院子里的生机勃勃。
整首诗通过视觉、触觉和嗅觉的多重描写,将夏日山亭的宁静、美好和悠闲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者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那个山亭之中,感受到夏日的清凉与芬芳。这种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境,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高骈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