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
城中旧兵不如额,分守城头尚无策。
何论城下诘暴客,市儿反侧颇接迹。
一旦招之入军籍,朝来首裹青布帻。
细襻革靴靿盈尺,黑衣蔽腹袖尤窄。
堂下群鸦立无隙,或舞大刀或磔石。
取其壮健汰老瘠,九城累累保卫册。
昼坐当门怒眼赤,大声能作老枭吓。
恶丐往往暗褫魄,夜出走巡街巷栅。
火光烛天月不白,木梃竹鞭在肘腋。
吠犬无声都辟易,一人日与钱一百。
勤则有犒惰则革,借问谁司鼓与钲。
居然高坐来谈兵,百夫长是迂书生。
何论城下诘暴客,市儿反侧颇接迹。
一旦招之入军籍,朝来首裹青布帻。
细襻革靴靿盈尺,黑衣蔽腹袖尤窄。
堂下群鸦立无隙,或舞大刀或磔石。
取其壮健汰老瘠,九城累累保卫册。
昼坐当门怒眼赤,大声能作老枭吓。
恶丐往往暗褫魄,夜出走巡街巷栅。
火光烛天月不白,木梃竹鞭在肘腋。
吠犬无声都辟易,一人日与钱一百。
勤则有犒惰则革,借问谁司鼓与钲。
居然高坐来谈兵,百夫长是迂书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临时招兵"的荒诞故事,把古代社会基层治理的乱象写得活灵活现。
开头说城里老兵不够用,连守城都成问题,更别说抓坏人了。这时候街上的混混们反而越来越多。官府一拍脑袋:干脆把这些混混招安当兵吧!于是第二天这些混混就头包青布巾、脚蹬高筒靴,穿着紧身黑制服来报到了。
中间部分像放电影一样给我们看这群"新兵"的德行:院子里挤得像乌鸦开大会,有人耍大刀,有人玩举重。专挑身强力壮的,老弱病残都不要。白天他们瞪着眼睛像门神一样吓人,吼一嗓子能把乞丐吓尿裤子。晚上举着火把巡逻,月光都被火光盖住了,人人胳膊底下夹着棍棒,连狗都不敢叫。
最讽刺的是结尾:这群人每天领一百文钱工资,干得好有奖金,偷懒就开除。你猜管这群人的长官是谁?居然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
全诗用夸张的市井语言,把"混混变官兵"的荒唐事写得特别有画面感。就像现在某些地方"临时工执法"的乱象,打着维护治安的旗号,反而让社会更混乱。诗人没直接骂街,但字里行间都是对形式主义官僚的辛辣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