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员外桂阳桥遇佳人

江雨朝飞浥细尘,阳桥花柳不胜春。金鞍白马来从赵,
玉面红妆本姓秦。妒女犹怜镜中发,侍儿堪感路傍人。
荡舟为乐非吾事,自叹空闺梦寐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江边邂逅美人的浪漫场景,同时暗含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前四句像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日画卷:清晨的细雨洗净尘埃,桥边繁花嫩柳春意盎然。这时白马金鞍的赵员外带着一位姓秦的美人出现——"玉面红妆"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美人白皙的肌肤和娇艳的妆容。

后四句笔锋一转,通过两个生动对比展现美人的魅力:连最爱嫉妒的女子都羡慕她的秀发,路过的侍从也为她驻足。但诗人却说"荡舟游玩不是我的事",透露出他其实是在强颜欢笑。最后一句"自叹空闺梦寐频"道破真相:原来诗人独自在家时,常常梦见这样的邂逅,现实中却只能羡慕别人的成双成对。

全诗妙在表面写春日艳遇,实则抒发寂寞。用热闹的相遇反衬自己的孤单,就像用明亮的色彩画出了更深的阴影,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