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月

始看东上又西浮,圆缺何曾得自由。照物不能长似镜,
当天多是曲如钩。定无列宿敢争耀,好伴晴河相映流。
直使奔波急于箭,只应白尽世间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初月》以月亮为切入点,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诗的开头描绘了月亮从东方升起,又向西方沉落,揭示了月亮无法控制自己的圆缺变化,正如人生中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掌控。月亮虽然能照亮万物,却无法像镜子一样长久地映照事物,而是常常以弯钩的形状悬挂在天际。这里作者用月亮的“不自由”和“无常”来比喻人生中的无奈和变化。

接着,诗人提到月亮不与星星争辉,而是与晴朗的银河相映成趣,这暗示了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世间的竞争和纷扰,不必过于执着,反而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最后两句“直使奔波急于箭,只应白尽世间头”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作者感叹时间如箭般飞逝,人们在这匆匆忙忙的生活中,最终只会白发苍苍,老去离世。这不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被繁忙的生活所裹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观察,引发了对人生无常、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也传递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杜光庭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