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莲近 病中遣怀用梦窗韵
残酲犹殢睡眼。
挥扇凉生腕。
梦久忘清漏,风蝉一声催晚,帘底谁念远。
斜阳畔。
旧绪萦抽茧。
旅怀懒。
青骢系处,花香衣影都换。
曲阑小坐,剩有冰泉盈盏。
池水蟾光漾静练。
萧散。
归心飞度江岸。
挥扇凉生腕。
梦久忘清漏,风蝉一声催晚,帘底谁念远。
斜阳畔。
旧绪萦抽茧。
旅怀懒。
青骢系处,花香衣影都换。
曲阑小坐,剩有冰泉盈盏。
池水蟾光漾静练。
萧散。
归心飞度江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病中的人,在夏日傍晚百无聊赖的思绪。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上片(前六句)像一组电影镜头: 1. 开篇就带着宿醉未醒的迷糊感,病人摇着扇子,手腕都摇酸了。这里"残酲"指隔夜酒劲,"殢"字特别生动,像宿醉粘在眼皮上甩不掉的感觉。 2. 午睡太久忘了时间,突然被蝉鸣惊醒,才发现已是黄昏。帘子后面可能站着家人,但病人觉得没人真正理解自己的愁绪。 3. "斜阳畔"三个字突然把镜头拉远,我们看到夕阳下的人,愁绪像蚕茧抽丝般越理越乱。
下片转入回忆与现实交织: 1. "旅怀懒"承上启下,带出过往记忆。想起曾经拴马的地方,如今物是人非——这里"花香衣影"用得很妙,不用直说人走了,用消失的香气和衣影暗示离别。 2. 病人勉强坐在栏杆边,只有冰镇泉水作伴。看池塘里月光像白绸浮动,这个比喻既写月光之柔,又暗含"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愁绪斩不断。 3. 结尾突然振作:表面说"萧散"(洒脱),实际"归心"早已飞过江岸,透露着思乡或渴望解脱的迫切。
全词妙在: - 通感运用:酒劲是"粘"的,月光是"绸缎",把抽象感受具象化 - 动静结合:从静止的午睡到突然的蝉鸣,再到池水月光流动 - 情感递进:从身体不适→孤独→回忆→最终归心似箭,层层深入
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微电影,让我们看见一个病中人在黄昏时分的心理活动,那种带着醉意的忧郁和突然涌起的乡愁,特别真实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