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有趣的误会故事,用生活中的小插曲揭示了深刻道理。
前两句"抛砖引玉老香严,打著南边动北边"说的是香严禅师本想用简单的话(抛砖)引出弟子更高明的见解(引玉),结果弟子理解完全跑偏,就像在南边敲打却让北边起了反应。这里用夸张的方位错乱,生动表现了沟通中常见的"鸡同鸭讲"现象。
后两句"听事不真钟作瓮,至今千古错流传"更妙:有人把钟声错听成瓮响,这个听错的版本反而流传千古。就像我们玩的"传话游戏",最初的信息在传递中不断变形。诗人用这个幽默的案例告诉我们:历史上很多"公认的真相",可能都源于某个最初的误解。
全诗的精髓在于:我们认知世界时,常常像戴着哈哈镜——看到的可能是扭曲的镜像。那些被广泛接受的"真理",说不定只是古人听错的"钟作瓮"。这种对认知局限性的洞察,放在今天依然发人深省:我们是否也经常把"瓮声"当作"钟响"来相信呢?
释子益
释子益(?~一二六七),号剑关,剑州(今四川剑阁)人。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初住隆兴府兴化寺。移住隆兴府云岩寿宁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入住福州西禅怡山长庆寺。三年卒。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师法嗣。有《剑关子益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林希逸所撰序。释子益诗,以辑自《语录》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