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都下竹枝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长安城的沧桑变迁和人情冷暖,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
首句“自古长安似弈棋”,用下棋来比喻长安城的历史变迁。长安是古代的都城,经历过无数次的兴衰,就像一盘棋局,局势变幻莫测。这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历史的无常和人生的不确定。
第二句“一番客到一番悲”,说的是每当有新的客人来到长安,都会感受到一种悲伤的情绪。这里的“客”可以理解为外来的人,他们看到长安的繁华与衰败,难免会感慨万千。这句话也暗示了长安的辉煌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
第三句“许多大老休官去”,指的是很多曾经位高权重的官员,如今已经退隐或离开了官场。这些人曾经风光一时,但最终也难逃命运的摆布,不得不离开舞台。这句话表达了对权力和地位的短暂性的反思。
最后一句“几个名娼又嫁谁?”,则是将目光转向了曾经名噪一时的青楼女子。这些女子曾经红极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们的归宿却无人知晓。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这些女子命运的同情,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它提醒我们,无论是权力、地位,还是名声、财富,最终都难以逃脱时光的冲刷,人生的真正意义或许在于如何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坚持。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