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歌(逸句) 其二

此时潘郎未相识,偶住莲馆对南北。
潜叹凄惶阿母心,为求白马将军力。
明明飞诏五云下,将选金门兵悉罢。
阿母深居鸡犬安,八珍玉食邀郎餐。
千言万语对生意,小女初笄为姊妹(同上卷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古代爱情故事的片段,主角是潘郎(书生)和莺莺(少女)。我们可以用现代视角来理解:

1. 初遇场景 开头说潘郎和莺莺还不认识,潘郎偶然住在莲馆(像现在的青年旅舍),两人隔着院子南北相望。这里藏着青春故事的开端——陌生人之间那种微妙的吸引力。

2. 母亲的焦虑 诗中"阿母"(莺莺妈妈)很发愁,偷偷叹气。因为她想找白马将军(有权势的人)帮忙,反映古代母亲为女儿终身大事操心的真实心理,就像现在有些家长托关系给孩子找工作。

3. 权力干预爱情 朝廷突然下诏书征兵,但潘郎因为要被选入金门(类似中央机关)而免于服役。这个转折像现代"考编上岸"的情节——权力能改变小人物的命运轨迹。

4. 现实的款待 妈妈看到潘郎有前途,立刻热情招待,拿出"八珍玉食"(豪华套餐)。这里暗讽人情冷暖:当你有价值时,别人态度会180度转变,古今皆然。

5. 含蓄的表白 最后两句最有味道:妈妈千言万语暗示联姻,还说"小女可以和你做兄妹"。古代人说"做姊妹"常是婚约的委婉说法,就像现在长辈说"你们年轻人多相处"的潜台词。

全诗魅力在于用短短几句勾勒出古代婚恋中的权力博弈、母亲的心理算计,以及年轻人被动卷入现实的无奈。明明是个爱情故事,却拍出了"职场剧+家庭剧"的既视感,让人会心一笑。

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