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首先提到自己一生都在追求一种简单、宁静的生活,喜欢山水的自然之美,这“一丘壑”象征了他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然而,他感到自己晚年却陷入了世俗的纷扰,像是被“法家流”所束缚,这里的“法家流”可以理解为社会规范、世俗事务或外在的压力。
接着,诗人强调自己内心纯净,没有沾染世俗的污浊,“一点无俗物”表明他对物质欲望的淡泊,追求精神上的清明。最后,他感叹今年的秋天格外美好,这个“真好秋”不仅仅是对自然季节的赞美,更是对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的满足。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它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纯净,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平衡点。
蔡松年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故自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蔡松年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