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落花》)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以下《翰府名谈》)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野客丛谈》)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录碎事》)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
凝珠满露枝。
游飏日已西,肃穆寒初至。
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
羽觞无算酌。
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由多个独立的句子组成,每一句都像一幅小画,描绘了不同的场景和情感,整体上给人一种忧伤、孤独和对生命短暂思考的感觉。

1.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这里描绘了牛郎织女的传说,牛郎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象征着分离和思念。通过星空中的两颗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遥远距离和无法相见的无奈。

2.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 黄莺的鸣叫似乎带着怨恨,蝴蝶的舞动也不再频繁。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暗示了内心的痛苦和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叹。

3.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这句描绘了一个人拿着扇子的情景,扇子轻轻摇动,仿佛能抓住月亮,风也吹进了心怀。这是一种富有诗意的想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

4.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 这句描写了一个人因病而衰弱,五年来一直处于这种厌倦的状态。这里透露出一种对病痛和生活的无力感。

5.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这里提到了秦始皇和姬满(周穆王),前者以雄才大略著称,后者以巡游四方闻名。诗人似乎在冷笑着看这些历史人物的功业,反而对他们所经历的苦难感到怜悯,表达了对权力和野心的反思。

6.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 这句描写了岁月的流逝,鬓角又添了新的白发,而菊花却依然像去年一样黄。通过对比人的衰老和自然的不变,诗人感慨时光的无情。

7.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这句直接点出了生命的最终归宿——死亡。无论是谁,最终都难逃一死,而“醉乡葬地”则暗示了在醉生梦死中结束生命的方式。这里有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超脱。

8.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 这句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阳光映照在薄薄的云彩上,天空显得格外高远和深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宁静和悠远的心境。

9.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 这里用“乌照”和“龙烛”来形容夜晚的灯火,乌照黯淡,龙烛明亮,象征着黑暗与光明的交替。这句或许在暗示人生中光明与黑暗的交替,以及人们在困境中依然追求光明的精神。

10. “凝珠满露枝。游飏日已西,肃穆寒初至。” 这句描写了秋天的露水凝结在树枝上,太阳已经西斜,寒意开始袭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萧瑟和寒冷的感觉。

11. “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羽觞无算酌。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这几句描绘了宴会的场景,扇子展开,灯火辉煌,酒杯不停地倒满,人们在互相敬酒。这里展现了一种热闹的氛围,但或许也暗含着对繁华背后的空虚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历史、生命和人际关系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病痛和死亡的思考。诗词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人生的无奈与超脱。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