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十四首 其四

闲居览前载,恻彼商与秦。
所残必忠良,所宝皆凶嚚。
昵谀方自圣,不悟祸灭身。
箕子作周辅,孙通为汉臣。
洪范及礼仪,后王用经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历史上两个朝代——商朝和秦朝的兴衰,揭示了统治者对待忠良和奸佞的态度如何影响国家的命运。

首先,诗人提到商朝和秦朝,指出这两个朝代的统治者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残害忠良,却重用那些阴险狡诈的小人。这些小人总是阿谀奉承,让统治者误以为自己英明神武,结果却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接着,诗人举了两个正面的例子:箕子和孙通。箕子是商朝末年的一位贤臣,后来成为周朝的辅佐;孙通则是在汉朝为礼仪制度做出贡献的贤臣。这两个人的故事说明,真正对国家有益的是那些懂得礼仪、遵守道德的贤臣。

最后,诗人提到《洪范》和礼仪,这两部典籍是古代治国的重要文献,后来的君主们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经典,才能治理好国家。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的核心思想是:统治者要明辨忠奸,重用贤臣,遵循礼仪和道德,才能避免国家走向衰亡。诗词通过对比历史,提醒后人要以史为鉴,做出正确的选择。

吴筠

吴筠 (?一778年),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