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浣溪沙》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的画卷,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直接抒发,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杨柳楼台锁翠烟”,是说那杨柳环绕的楼台被绿色的烟雾所笼罩,给人一种朦胧、幽静的感觉。这里的“翠烟”仿佛是春天的颜色,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接着,“杨花帘幕扑香绵”描写了轻盈的杨花飞舞,如同香绵般轻轻落在帘幕上。这句描绘出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点忧伤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佳人何处隔江山”,语气突然变得急切,就像在询问,那心爱的人究竟在何方?明明是在同一片天空下,却因为“江山”(即山河)的阻隔而不能相见。这里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
“芳草已生千里恨”,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念之情比作在千里之外生长的芳草,表现了思念的广泛和持久。这里用了“千里”来形容思念的旷远,同时也暗示了远方的距离。
“玉笙吹彻五更寒”,用玉笙吹出的乐声,来表达夜晚的寒冷和孤独。五更天指的是子夜时分,通常代表着寂静和寒冷,这里通过这样寂静的场景,进一步加深了思念的孤独感。
最后一句“夜深和泪倚阑干”,则是直接表达诗人深夜倚靠着栏杆,不禁泪流满面的情景。这种画面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悲凉和不舍。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个人深夜思念远方爱人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思念之情,跨越时空的阻隔,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词中那份浓浓的思念和孤独。
赵雍
赵雍,元代书画家。字仲穆,湖州(今属浙江)人。父赵孟頫,故元翰林学士承旨,赠荣禄大夫,江浙等处中书省平章政事,赠魏国公,诣文敏。母管氏,赠魏国夫人。赵雍以父荫入仕,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书画继承家学,赵孟頫尝为幻住庵写金刚经未半,雍足成之,其联续处人莫能辨。妣刘氏,封归安县君,三子,凤,麟,燕;一女淑瑞 适钱塘崔复。擅山水,尤精人物鞍马,亦作界画。书善正、行、草,亦长篆书。精鉴赏。传世作品有《兰竹图》、《溪山渔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