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

促促念道路,四支不常宁。行车未及家,天外非尽程。
骨肉待我欢,乡里望我荣。岂知东与西,憔悴竟无成。
人言苦夜长,穷者不念明。惧离其寝寐,百忧伤性灵。
世道多险薄,相劝毕中诚。远游无知音,不如商贾行。
达人有常志,愚夫劳所营。旧山行去远,言归乐此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南归》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旅人在归家途中的复杂心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的开头,旅人急切地想要回家,身体和精神都无法安宁。他感叹路途遥远,车程还未到家,前方的路似乎无尽。他想到家中亲人正等待他的归来,乡亲们也期待他有所成就,但现实却是他在东西奔波中一事无成,感到疲惫和失落。

接着,诗人提到人们常说夜晚漫长,但对于贫穷的人来说,他们甚至不愿意天亮,因为天亮意味着又要面对生活的艰辛。旅人害怕离开自己的床铺,因为各种忧虑和痛苦让他身心俱疲。他感慨世道险恶,人心难测,劝告自己要真诚待人。

诗人进一步反思远游的意义,觉得在异乡没有知音,还不如像商人一样务实谋生。他意识到聪明人有明确的目标,而普通人则忙于生计,无法顾及更多。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离故乡越来越远,但他依然渴望回归,享受平静的生活。这首诗通过旅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人们对家的渴望、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思考,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共鸣。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