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火

日日冒烟尘,匆匆禁火辰。
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
岁月伤风迈,疮痍念苦辛。
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禁火》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悲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日日冒烟尘,匆匆禁火辰”描绘了战火连绵、硝烟弥漫的场景。人们被迫在战乱中匆忙生活,连生火做饭的时间都显得紧迫。这句诗生动地展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压抑和不安。

“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进一步描写了边疆的荒凉景象。塞外的榆树和关隘都被雨水打湿,而边疆的野草却在春风中重新生长。这句诗通过对比,暗示了战乱虽然带来了破坏,但自然的力量依然在默默恢复。

“岁月伤风迈,疮痍念苦辛”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战争的创伤。岁月流逝,人们渐渐老去,而战争留下的伤痕却久久不能愈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深忧虑。

最后两句“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则是对战争残酷性的直接控诉。战场上随处可见的白骨,让人心碎不已。诗人通过这些白骨,想到了故乡的亲人们,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的悲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民的同情。诗中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