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

渺渺吟怀,望佳人兮,在天一方。问鲲鹏九万,扶摇何力,蜗牛两角,蛮触谁强。华表鹤来,铜盘人去,白日青天梦一场。俄然觉,正醯鸡舞瓮,野马飞窗。徜徉。玩世何妨。更谁道、狂时不得狂。羡东方臣朔,从容帝所,西真阿母,唤作儿郎。一笑人间,三游海上,毕竟仙家日月长。相随去,想蟠桃熟后,也许偷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沁园春》描绘了一个梦境中的奇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和虚幻的感慨。

开头,作者通过“渺渺吟怀”和“望佳人兮,在天一方”营造出一种遥远而飘渺的氛围,仿佛在追寻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或人物。接着,他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鲲鹏展翅高飞需要多大的力量,二是蜗牛角上的争斗谁更强。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在隐喻人生的困境和争斗,暗示着人在世间的渺小与无力。

随后,作者提到“华表鹤来,铜盘人去”,这是借用神话中的意象,表达人生如梦的虚幻感。白日青天的美好景象,最终只是一场梦境。梦境醒来后,作者感到自己像醯鸡(一种小虫)在瓮中跳舞,像野马在窗外飞奔,这些比喻都在强调现实生活中的局限和束缚。

然而,作者并没有因此感到消沉,反而表现出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他说“玩世何妨”,甚至羡慕东方朔那样能够在皇帝面前从容不迫的人,以及西王母那样被唤作“儿郎”的神仙。这些都是他内心渴望自由、不受世俗拘束的表现。

最后,作者想象自己与仙人一同遨游海上,感叹仙家的日子比人间长久。他幻想在蟠桃成熟后,或许能偷偷尝一口,这种幻想进一步体现了对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美好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超脱的向往。梦境和现实的对比,突出了人生的短暂与虚幻,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豁达与乐观。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