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华节倏云逝,流芳尚可怜。
分明婉娈日,不计别离年。
听燕语檐隙,看絮舞楹前。
匪无合欢草,幽忿谁能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飞逝、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深藏心底的思念与哀愁。

前四句写时光流逝之快——繁华的节日转瞬即逝,但留下的美好回忆依然让人珍惜。诗人想起曾经与某人共度的温柔时光,那时根本没想过分离会如此漫长。这里用"婉娈"(美好温柔)形容往日时光,与"不计别离年"形成强烈对比,突出物是人非的怅惘。

后四句通过眼前景物抒发愁绪——听着燕子在屋檐下呢喃,看着柳絮在门前飞舞。虽然眼前就有象征团圆的合欢草(古人认为此草能使人忘忧),但内心深处的幽怨谁能消除呢?"匪无"(不是没有)和"谁能"的反问,更凸显了诗人无法排解的痛苦。

全诗妙在: 1. 用"燕语""絮舞"等动态景物反衬内心的孤寂 2. "合欢草"这个意象用得巧妙,明明是可以解忧的植物,却对诗人无效 3. 通篇没有直接说思念谁,但每个字都浸透着思念之情

就像我们翻看老照片时,明明画面里阳光明媚,心里却泛起酸楚——这首诗正是用这种"以乐景写哀"的手法,把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刻骨铭心的思念,化作屋檐下的燕子呢喃和飞舞的柳絮,轻轻落在读者心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