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月

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
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
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
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中秋节赏月为主题,描绘了月光的魅力和人们对月光的赞美之情。让我们逐句解析:

1. 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 诗人在描述中秋节这个特别的日子,赞美月亮(蟾兔)的光辉。这里借用“蟾兔”来指代月亮,这是一种传统的比喻手法。

2. 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 - 这句意味着这种赏月的习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喜爱,今天的夜晚也是如此。诗人表达了这种赏月习俗的延续性。

3. 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 - “素魄”指的是月亮,皎洁而孤独,静静地挂在夜空中。“芳辉”形容月光的美丽,四散发出光芒。这里描述了月亮的明亮和美丽。

4. 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 - “裴回”是徘徊的意思,这里形容月亮在树林的上空缓缓移动。“泛滟”指月光的光泽,这里描述月亮在天空中央闪耀的样子。

5. 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 - “皓露”指露水,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明亮。这里形容月光下露水的美丽。“浮凉”形容夜晚的凉爽。这句话描绘了月光下的清凉与宁静。

6. 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 - 这句更进一步描述了月光的清冷感,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凉爽感觉。同时,也形容了月光如水般透明和纯净。

7. 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 - “惜此”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和珍惜。“苦宜玩”意味着非常值得观赏。“揽之非可将”难以将月光握在手中,比喻月光的美丽无法完全捕捉。

8. 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 - “含情顾广庭”表达了诗人带着深情凝视着广阔庭院中的月光。“愿勿沉西方”表达了诗人希望月亮能够长时间挂在天空中,不要很快沉入西方(意味着月亮即将落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秋之夜月亮的美丽与诗人对其的喜爱之情。月光的皎洁、宁静和清凉给诗人带来了一种特别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