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娇 括杜工部醉时歌
诸公台省,问先生何事,冷官如许。
甲第纷纷粱肉厌,应怪先生无此。
道出羲皇,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得钱沽酒,忘形欲到尔汝。
好是清夜沈沈,共开春酌,细听檐花雨。
茅屋石田荒已久,总待先生归去。
司马子云,孔丘盗蹠,到了俱尘土。
不须闻此,生前杯酒相遇。
甲第纷纷粱肉厌,应怪先生无此。
道出羲皇,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得钱沽酒,忘形欲到尔汝。
好是清夜沈沈,共开春酌,细听檐花雨。
茅屋石田荒已久,总待先生归去。
司马子云,孔丘盗蹠,到了俱尘土。
不须闻此,生前杯酒相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宋代文人模仿杜甫《醉时歌》风格写的,用自嘲又豁达的口吻,讲了一个清贫文人的故事。
上片开头像是有人问这位先生:"您这么有才华,怎么只当个小官?"("诸公台省"指高官们)。接着用对比手法:豪门贵族吃腻了大鱼大肉("甲第粱肉厌"),而先生穷得连这些都吃不上。但作者很骄傲地说:我的境界比得上上古圣贤("羲皇"指伏羲),才华超过屈原宋玉,只是空有虚名罢了。最生动的是"得钱沽酒"两句,活画出他拿到钱就买酒,喝到忘记身份和穷人称兄道弟的率真模样。
下片转入雨夜对饮的场景。在深沉的春夜里("清夜沈沈"),听着屋檐滴雨声喝酒聊天。提到"茅屋石田荒已久"暗示他长期在外漂泊,家乡都荒芜了。然后突然抛出惊人观点:不管是写《史记》的司马迁、大学问家扬雄(子云),还是圣人孔子、大盗盗跖,死后都一样化为尘土。所以最后得出结论:别管这些了,活着时能一起喝酒就是缘分。
全词妙在两种反差:一是拿自己的穷困与权贵对比,却表现出更高贵的精神境界;二是前面说自己的才华名声,结尾却看破一切。这种"穷得硬气,醉得通透"的态度,配上雨夜饮酒的生动画面,让人看到古代文人面对困境时,用酒和哲学来自我开解的智慧。
林正大
林正大(约1200年前后在世),宋代词人。字敬之,号随庵,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前后在世。开禧中(1206年)为严州学官。其好以前人诗文,檃栝其意,制为杂曲,因此被称为宋代最为“专业”的檃栝词人。传世作品有《风雅遗音》二卷,共计四十一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