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福唐观二首
盘空蹑翠到山巅,竹殿云楼势逼天。古洞草深微有路,
旧碑文灭不知年。八州物象通檐外,万里烟霞在目前。
自是人间轻举地,何须蓬岛访真仙。
曾随云水此山游,行尽层峰更上楼。九月登临须有意,
七年岐路亦堪愁。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入神州。
旧碑文灭不知年。八州物象通檐外,万里烟霞在目前。
自是人间轻举地,何须蓬岛访真仙。
曾随云水此山游,行尽层峰更上楼。九月登临须有意,
七年岐路亦堪愁。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入神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登上山巅,俯瞰四周美景的壮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先,诗人通过“盘空蹑翠到山巅”描绘了自己艰难登顶的过程,表现出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登顶后,他看到的是一座座高耸入云的竹殿和云楼,显得气势磅礴。古洞中草深微有路,旧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无情。
接着,诗人站在山巅,视野开阔,能看到八州的物象和万里的烟霞,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眼前。这种宏大的视角让他感叹,人间本身就有着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何必再去遥远的蓬岛寻找仙境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在第二部分,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随云水游历此山,经历了层层山峰,最终登上高楼。九月登高望远,本应充满诗意,但七年的漂泊生涯却让他感到忧愁。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依然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树影和烟霞的变化,展现了秋天的多彩与深邃。他选择暂时停留在炉香缭绕的地方,不去追寻虚无的仙境,而是等待机会,陪伴天子的仪仗进入神州。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回归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豁达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杜光庭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