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庚寅中秋,一九五○年
人间圆缺事,广寒路迥,何处问婵娟。
紫云谁记曲,舞罢霓裳,旧侣散如烟。
蟾吞兔蚀,奈凋残、镜里山川。
风露湿、桂华摇梦,吴质倘无眠。
年年。
香阶裙屐,画屋笙歌,惹池娥颦怨,秋已隔、琼楼玉宇,碧海青天。
阿侬玉臂宫砂在,又清辉、寒沁金蝉。
奁影满,相看耐得相怜。
紫云谁记曲,舞罢霓裳,旧侣散如烟。
蟾吞兔蚀,奈凋残、镜里山川。
风露湿、桂华摇梦,吴质倘无眠。
年年。
香阶裙屐,画屋笙歌,惹池娥颦怨,秋已隔、琼楼玉宇,碧海青天。
阿侬玉臂宫砂在,又清辉、寒沁金蝉。
奁影满,相看耐得相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人间团圆与别离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开篇提到“人间圆缺事”,暗指月亮的圆缺象征着人世间的聚散离合。接着,“广寒路迥”指的是月亮所在的广寒宫,遥不可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又感到无法触及。“何处问婵娟”则进一步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迷茫。
“紫云谁记曲,舞罢霓裳,旧侣散如烟”这几句,回忆了曾经的繁华与美好。紫云、霓裳都是古代歌舞的象征,而今这些曾经的欢愉已如烟消散,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蟾吞兔蚀,奈凋残、镜里山川”一句,借用了月亮的传说,蟾蜍和玉兔象征着月亮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万物的凋零。“镜里山川”则比喻人间的繁华景象如镜中倒影,虚幻而不真实。
“风露湿、桂华摇梦,吴质倘无眠”描绘了中秋夜晚的凉风与露水,桂花飘香,仿佛在梦中摇曳,而“吴质”则暗指吴刚,传说他在月宫中砍伐桂树,无法入眠。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无法释怀。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感叹“年年”的中秋,人们依旧在香阶上欢聚,画屋中笙歌不断,但这些繁华却引来了月宫中嫦娥的“颦怨”,暗示了人间的欢乐与天上的孤寂形成对比。琼楼玉宇、碧海青天,描绘了月宫的高远与冷清,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对比。
“阿侬玉臂宫砂在,又清辉、寒沁金蝉”一句,描写了女子的玉臂上还留着宫砂,象征着她的纯洁与美丽。清冷的月光照在她的身上,仿佛寒透了金蝉,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
最后,“奁影满,相看耐得相怜”描绘了月光照在梳妆镜上,镜中倒影满是清辉。诗人与镜中的自己相视,彼此都感到怜惜,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自怜。
整首诗词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描绘,抒发了对人间聚散、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充满了凄美的意境与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