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绿阴)

清逼池亭,润侵山阁,雪气凝聚。未有蝉前,已无蝶后,花事随逝水。西园支径,今朝重到,半碍醉筇吟袂。除非是、莺身瘦小,暗中引雏穿去。
梅檐溜滴,风来吹断,放得斜阳一缕。玉子敲枰,香绡落翦,声度深几许。层层离恨,凄迷如此,点破谩烦轻絮。应难认、争春旧馆,倚红杏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景物变化的感慨。

绿阴池亭 开始时,词人走进了一个被绿树环绕的池塘边,四周的空气清新凉爽,湿润的空气仿佛渗透到山间的每一处角落。这里的“绿阴”、“池亭”、“山阁”都是秋天典型的自然景物,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感觉。

未有蝉前,已无蝶后 接下来两句描绘了秋天的另一场景,蝉还未鸣叫,但蝴蝶已经飞走了。这两句暗示了时节的变化,秋天已经悄然而至,各种景象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西园支径 西园的小径也显得有些荒凉,这里词人再次踏上了旧时走过的路。这里的“支径”指的是小径,“醉筇”是形容词人带着酒意,“吟袂”是形容词人在吟诗时衣袖飘动的样子。这些描写都透露出这首词中有一些怀旧的意味。

除非是、莺身瘦小,暗中引雏穿去 这里描写的是在这些寂静的场景中,偶尔有一两只小鸟飞过,词人形容它们飞得非常轻盈,仿佛要避开人的眼睛。这一描写赋予了整个画面一些生机。

梅檐溜滴 接下来,词人又转向了另一个场景,梅檐下的水滴声如玉子敲枰,声音清脆,又如剪开丝绸般柔和,深深地传了过来。“梅檐”指的是梅花树下的屋檐,这里暗示着冬季将至,水滴从屋檐落下。

层层离恨 最后一部分,词人说这些景象勾起了心中的离愁别恨,仿佛每一层景象都是一层离别的情感。这里“离恨”是指词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去的伤感。

应难认、争春旧馆,倚红杏处 最后一句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旧馆中曾经热闹的场景已经不再,那曾经倚着红杏站立的地方现在似乎已经认不出来了。这里的“争春旧馆”和“倚红杏处”都是词人对往事的怀念和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秋天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怀念和伤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蒋捷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