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草堂中夏日偏宜,正流金烁石天气。素馨花一枝玉质,白莲藕样弯琼臂。门外红尘衮衮飞,飞不到鱼鸟清溪。绿阴高柳听黄鹂,幽栖意,料俗客几人知?
【幺】山林本是终焉计,用之行舍之藏兮。悼后世,追前辈,对五月五日,歌楚些吊湘累。
【幺】山林本是终焉计,用之行舍之藏兮。悼后世,追前辈,对五月五日,歌楚些吊湘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夏日山林的宁静景象,表达了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下面我将用现代语言进行分析:
1. 草堂中的夏日美景
诗的第一句“草堂中夏日偏宜”,开篇直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草堂中在这炎热的夏日别有一番宜人的景象。接下来两句“正流金烁石天气,素馨花一枝玉质”,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炎热,但是通过“素馨花”这样清雅的花朵,让整个环境显得清新脱俗,仿佛炎热也被这份清雅所化解了。2. 门外的宁静
“门外红尘衮衮飞,飞不到鱼鸟清溪。”这里描绘了门外的繁华世界,但是那份喧嚣和尘埃并不能影响到诗人心中的那份宁静。通过“鱼鸟清溪”这样自然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3. 山林中的幽静与愉悦
“绿阴高柳听黄鹂,幽栖意,料俗客几人知?”描述了山林中绿荫高柳,黄鹂的鸣叫声增添了生机,这样的生活环境让人感到宁静与愉悦。“幽栖意”表达出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这种生活在俗世上几乎是无人能够理解的。这不仅是对自身生活情趣的表达,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反观,暗示了尘世的喧嚣与内心宁静的对比。4. 山林:最终归宿
“山林本是终焉计,用之行舍之藏兮。”最后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山林是最终的选择,是诗人最终的归宿。用之行舍之藏,表达了诗人遵循自然之道,随遇而安的态度。5. 对屈原的缅怀
“悼后世,追前辈,对五月五日,歌楚些吊湘累。”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缅怀之情。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因其忧国忧民的诗篇而广为人知。诗人通过这一天的吟唱来纪念屈原,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夏日山林中的宁静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通过屈原这一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传达了对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的追求与怀念。
张鸣善
张鸣善 元代散曲家。名择,号顽老子。原籍平阳(今属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扬州。官至淮东道宣慰司令史。填词度曲词藻丰赡,常以诙谐语讽人。张鸣善身处元末丧乱之际,深感现实的动乱与污浊,因此多有刺时之作。